在通信程序中,经常使用环形缓冲区作为数据结构来存放通信中发送和接收的数据。环形缓冲区是一个先进先出的循环缓冲区,可以向通信程序提供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。
1、环形缓冲区的实现原理
环形缓冲区通常有一个读指针和一个写指针。读指针指向环形缓冲区中可读的数据,写指针指向环形缓冲区中可写的缓冲区。通过移动读指针和写指针就可以实现缓冲区的数据读取和写人。在通常情况下,环形缓冲区的读用户仅仅会影响读指针,而写用户仅仅会影响写指针。如果仅仅有一个读用户和一个写用户,那么不需要添加互斥保护机制就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。如果有多个读写用户访问环形缓冲区,那么必须添加互斥保护机制来确保多个用户互斥访问环形缓冲区。
图1、图2和图3是一个环形缓冲区的运行示意图。图1是环形缓冲区的初始状态,可以看到读指针和写指针都指向第一个缓冲区处;图2是向环形缓冲区中添加了一个数据后的情况,可以看到写指针已经移动到数据块2的位置,而读指针没有移动;图3是环形缓冲区进行了读取和添加后的状态,可以看到环形缓冲区中已经添加了两个数据,已经读取了一个数据。
2、实例:环形缓冲区的实现
环形缓冲区是数据通信程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结构之一,下面的代码,实现了一个环形缓冲区:
/* ringbuf .c */ #i nclude<stdio. h>
#i nclude<ctype. h>
#define NMAX 8
int iput = 0;
/* 环形缓冲区的当前放人位置 */ int iget = 0;
/* 缓冲区的当前取出位置 */ int n = 0;
/* 环形缓冲区中的元素总数量 */ double buffer[NMAX];
/* 环形缓冲区的地址编号计算函数,,如果到达唤醒缓冲区的尾部,将绕回到头部。环形缓冲区的有效地址编号为:0到(NMAX-1) */ int addring (
int i)
{
return (i+1) == NMAX ? 0 : i+1;
}
/* 从环形缓冲区中取一个元素 */ double get {
void}
{
cnt pos;
if (n>0){
Pos = iget;
iget = addring(iget);
n--;
return buffer[pos];
}
else {
printf(“Buffer
is empty\n”);
return 0.0;
}
/* 向环形缓冲区中放人一个元素 */ void put(
double z)
{
if (n<NMAX){
buffer[iput]=z;
iput = addring(iput);
n++;
}
else printf(“Buffer
is full\n”);
}
int main{
void)
{
chat opera[5];
double z;
do {
printf(“Please input p|g|e?”);
scanf(“%s”, &opera);
switch(tolower(opera[0])){
case ‘p’:
/* put */ printf(“Please input a
float number?”);
scanf(“%lf”, &z);
put(z);
break;
case ‘g’:
/* get */ z =
get();
printf(“%8.2f from Buffer\n”, z);
break;
case ‘e’:
printf(“End\n”);
break;
default:
printf(“%s - Operation command error! \n”, opera);
}
/* end switch */ }
while(opera[0] != ’e’);
return 0;
}